静密封用O形圈失效原因和对策
如发现开始泄漏时,请参考下表观察实物,调查原因,采取相应对策。
外观 | 原因 | 对策 | ||
现象 | 状态 | |||
硬化 | 硬按下去、弯曲并有龟裂 | ![]() | 使用温度超过了橡胶的耐热极限 |
|
溶胀 | 整体变得柔软、“肥胖”地膨胀起来 | ![]() |
|
|
失去弹性 | O形圈截面在沟槽中挤平、变形。 | ![]() |
| 重新选定沟槽尺寸及材料。 |
挤隙 | O形圈外圆周或内圆周面全部(或一部分)被挤住切损。 | ![]() |
压力、间隙超过极限及溶胀的影响 |
|
挤裂 | O形圈外圆周或内圆周面有少量交替挤坏切下来或部分被挖去一块。 | ![]() |
|
|
臭氧裂纹 | 在O形圈表面全部产生皱裂切开状的龟裂。 | ![]() | 由于将O形圈拉长状态下在空气中放置,受臭氧的影响而在表面上发生龟裂 |
|
裂伤 | 在O形圈内(外)圆周面上由于磨擦而产生裂伤。 | ![]() | 在安装O形圈时,螺纹牙尖使O形圈内(外)圆周划伤 | 在组装时使用保护夹具,使O形圈不与螺纹牙尖等接触。 |
磨损 | 在O形圈接触部位发生磨损。 | ![]() | 和O形圈接触的配合面的表面加工太粗糙,由于压力变动而产生磨损 | 按规定加工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。 |